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派记者 赵晓慧 武新杰 通讯员 李健
2月12日,张家口赛区飘起漫天雪花,将冬奥村装点得银装素裹,格外美丽。
晚上九时许,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王晓冬又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夜间急诊中,“运动员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必须马上进行救治,容不得任何延误!”
王晓冬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副主任,2021年11月,他又有了新身份——张家口赛区冬奥村综合诊所副医疗官,主要负责就诊数据的整理、上报,运动员、随行官员的急诊急救、会诊转运等协调工作。
王晓冬通过对讲机协调工作。采访对象供图
作为最早来到张家口赛区的医疗保障人员之一,他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综合诊所开诊准备和医疗保障团队数次演练等前期准备工作。
“刚到冬奥村综合诊所时,这里整体设施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在医院的支持下,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打开了诊所的工作局面。”王晓冬坦言,在那段时间里,他的身份时常无缝切换,前一秒还是医疗官身份协调综合诊所建设,后一秒马上变身为装卸工人,搬桌椅、抬设备,监督设备安装和调试,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
在办公室的墙上,贴着各种表格和工作规范。采访对象供图
让他欣慰的是,综合诊所如期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张家口赛区冬奥村开赛前的全要素测试,赢得测试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1月23日,张家口赛区冬奥村预开村,综合诊所同一天正式开诊运行,承担着“全村”24小时紧急医疗服务和16小时的门诊医疗服务任务。
“门诊是6小时一班,很多人在上班前两到三个小时就开始不吃不喝。每次交接班时,脸上、手上都是被防护装备压出的深深的痕迹。”谈及医疗人员的工作,王晓冬心疼地说。
身着防护服的急诊人员。采访对象供图
虽然工作繁忙,但一有时间,王晓冬就召集大家反复演练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接诊和治疗,为应对运动员就诊高峰做出预案。不仅如此,作为骨外科专家,王晓冬还时常参加联合会诊,对就诊人员的伤情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外国运动员为综合诊所医护人员点赞。采访对象供图
“冬奥村是各国运动员、随队官员的住地,医疗救治需要国际化的接诊和治疗。”据王晓冬介绍,除了投入最新自动生化检测、彩超和多种先进的康复医学设备外,综合诊所在诊疗中全程使用英语,并有小语种语言支持。
转眼间,王晓冬离家已经三个多月了。接下来,他和同事们仍将在冬奥村综合诊所坚守,至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结束。他说,肯定想家,但和大家在一起服务冬奥,保障“全村人”的安全和健康,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我是冬天出生的,听母亲说,出生那天下了一尺厚的雪,因此名字里有个‘冬’字,也算是和冬奥会有冰雪之缘吧。”王晓冬说。
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