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进 勇开新局·2021河北热词⑰丨农村改厕


有人说,中国的城乡差距,有时就在于一个厕所。“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看似一件小事,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日前,记者在河北省定州市东留春乡东留春村看到,家家户户的厕所改造提升后,焕然一新。

                

“我们村以前都是旱厕,一到夏天,院子里不能站人,苍蝇、蚊子多得很,到了冬天这个时候,如厕更是不方便。”村民孙习彦一边说,一边招呼记者去参观她家的厕所,“你看,现在有蹲便有坐便,又干净又方便。”                           

2021年,东留春乡改造升级户厕831户,已基本实现全乡卫生厕所全覆盖。

             

让农村居民如厕实现从“将就”变“讲究”,河北省把城乡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等纳入20项民生工程。除了户厕改造,河北各地的公厕改造也在持续推进。                           

“这是我们村公共厕所的处理站,也就是生态厕所,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到这里,然后再运送到大型处理站进行处理。”安新县邵庄子村村民邵小贝带着记者参观村里的公共厕所。在他看来,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厕所改造升级功不可没。


农村公厕改造后焕然一新。                             

改厕这项工作补上了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短板,而且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对生产生活方式、村庄面貌和村民风貌带来巨大变化。                           

2021年,河北省围绕“科学选择模式”“严把改厕质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注重长效管护”等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048.2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1.1%,越来越多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2021年11月19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越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河北省坚持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一并推进,累计建设农村厕所粪污处理站3690座,覆盖村庄41132个,覆盖率86.3%;累计配备抽粪车12890辆,覆盖村庄42404个,覆盖率88.97%;累计建设厕所维修站1820个,覆盖村庄39467个,覆盖率82.8%,基本实现了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能利用。                           

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补齐,燕赵乡村越来越美丽宜居,“厕所革命”带来的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

延伸阅读                            

2021年,河北省印发《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指导手册》《厕所革命50招》《厕所粪污处理9种典型模式》等,推出了一批“少花钱、易操作、好推广”的典型范例,供各地选择推广。其中,邱县和武邑县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联合遴选的全国典型范例。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杨蕾 高峰 吴苗苗 李元华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吴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