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 努力提高公共设施覆盖率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石家庄市加快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2022年1月4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在已经启动的9个试点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将统筹分析地块所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各类设施的现状布局与规划规模,在项目内共预留出公共设施用地约62公顷,使周边区域的居民能够共享便利的公共服务,为推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迈上新台阶作出贡献。

在刚刚闭幕不久的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节上,“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倡议的号角响彻全国。作为此次倡议的缔结方之一,石家庄市与上海、天津、成都等52个城市共同发布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倡议》。倡议提出,着力通过“三个转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型、以多元协作的社区治理转型、以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推动社会全面进步。52个城市共同的行动愿景为:以全体市民的获得感为最高衡量标准,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础单元,社区生活是否便利,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15分钟生活圈’缩短的不仅是生活距离,还丈量着执政为民的脚步,承载了市民的便利需要,也让幸福宜居成为了鲜明的民生底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规科科长巩少鹏介绍说,15分钟生活圈是以15分钟步行范围为空间尺度,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

根据各项设施的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情况,既要保证设施在合理的步行服务范围内,又要保证配套设施与居住人口规模对应。考虑居民的设施使用频率和步行到达的需求程度,以家为核心将设施按照“15分钟-10分钟-5分钟”三个圈层进行布局,营造兼具环境友好、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等特征的社区生活圈。

据了解,201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了相关工作,形成《石家庄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综合考虑居住人口规模、设施服务半径、管理单元三个方面的因素,在中心城区划定74个15分钟生活圈,明确了生活圈内各类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圈层内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保障有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养老福利、商业服务、交通场站等。按照15分钟生活圈理念,结合项目及具体地块,根据相应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并指导相关规划工作。

“眼下,石家庄市42个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标志着石家庄市的城市更新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品质、补齐民生短板具有重要意义。”巩少鹏说,在已经启动的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中,将统筹分析地块所在15分钟生活圈内各类设施的现状布局与规划规模,在项目内共预留出公共设施用地约62公顷,在满足项目自身需求的基础上,使周边区域的居民也能够共享便利的公共服务。同时,结合东北工业区部分地块的规划,通过厂区更新和功能植入,完善初中、小学、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体育馆、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打造一批有活力、有温度的市民活力中心。

下一步,石家庄市将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城市危旧房整治、城中村改造、旧厂区更新等项目,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在新收储地块内,按照15分钟生活圈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进行布局,同时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方案审查,做到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使社区公共设施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点缀城市环境的亮丽风景线。

(来源: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