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史晓多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12月24日,河北省田野考古汇报会上,

备受关注的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这是河北考古史上首次评选。

宣读入选名单。

经过权威专家们综合评选

入选的六项分别为——

尚义四台遗址

崇礼邓槽沟梁遗址

行唐故郡东周遗址

邯郸后百家村北墓地

临漳邺城遗址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

此外,经专家们一致推荐

衡水东明酒坊遗址

获评本年度考古特别发现

 

百年考古,燕赵芳华

不懈奋进,书写璀璨

本年度考古发掘中亮点纷呈、惊喜不断

见证了燕赵考古人的努力

这些获奖考古项目

有哪些非凡独特魅力?

破解了哪些历史谜题?

见证了哪些演进之路?

揭示了哪些文明肇始?


【1】探寻“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等课题——

四台遗址

位于张家口市尚义县石井乡,处于蒙古高原南缘,东北距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安固里淖8000米。遗址坐落于贾格生淖西侧丘岗东坡上。

为了揭示冀西北地区史前社会文明发展历程,2021年再次对遗址A区冲沟北侧进行发掘,发现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发现了房址、浅坑等遗迹,出土了陶、石、骨、贝等类遗物。磨制石器,主要出土少量的小磨盘、磨棒等;打制主要为细石器,有铅笔头状石核、石片、细石叶、刮削器等。

本年度发掘,发现了万年左右即旧—新石器过渡时期的遗存线索。新石器时代一期、二期遗存分别代表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研究增添了重要内容。其对冀西北坝上草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聚落与社会、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等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聚焦“史前城址”——

崇礼邓槽沟梁遗址

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高家营镇大水沟村周边阶地上,西侧为清水河。遗址坐落于清水河谷东侧二级阶地之上,遗址中部有一条东西向自然冲沟。

2021年的发掘地点位于遗址东南瓮城,发掘500平方米,发现遗迹11处,出土陶、石、骨、玉质文物76件。本年度发掘基本揭露了瓮城面貌及出进通道,厘清瓮城结构,构建方式,确定瓮城的营建、使用及废弃时间;对城墙进行解剖,厘清了城墙修建方式及与瓮城相对早晚关系……

该遗址延用时间长,年代距今8000年至4000年,文化面貌丰富。发现的龙山晚期石城,为河北省首次发现,堪称“河北第一城”,意义重大。邓槽沟梁遗址史前城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北方地区史前城址的分布,城防结构形态、史前筑城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新材料。

【3】“中山国之风云再起”——

行唐故郡东周遗址

位于行唐县故郡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地带,东靠大沙河,南、西有曲河环绕。遗存主体年代为东周时期,为早期鲜虞-中山国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文化面貌具有明显的北方戎狄族群特色,同时又深受华夏系统文化的影响。

2021年考古工作主要围绕二号车马坑周边相关遗存和故郡城址内部区域开展,累计发掘12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后岗一期文化灰坑1座,春秋晚期灰坑及灰沟各1座、战国早期车马-殉牲坑1座、杂殉坑1座,以及战国中期的陶窑1座、灰坑75座、灰沟2条。

本年度考古发掘,确定了故郡城址南侧环壕的走向、形制结构及文化内涵,其时代不晚于战国中期。初步了解了故郡城址内部遗存分布状况及时代特点,为阐明城址的年代、历史沿革及文化内涵、城址与居址、墓地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触摸“赵都兴衰演进”——

邯郸后百家村北墓地

位于邯郸市复兴区彭家寨乡后百家村北。2021年开启抢救性发掘工作,共计清理墓葬465座(含车马坑2座),出土文物2400余件。主要包括战国、两汉至曹魏、隋唐、明清四个时期的墓葬。

后百家村北墓地是百家村墓群中一部分。百家村墓葬考古发掘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本次发掘各时期墓葬累计出土各类文物2400余件。其中战国墓葬随葬品丰富,铜礼器组合主要有鼎、豆、壶、盘、匜、高柄豆、球腹壶、鸟柱盘、筒形器等,陶器以素面为主,少数饰暗纹,个别有彩绘,另外部分墓葬出土带彩绘的鸟尊,造型生动,彩绘鲜艳。铜器有铜鼎、铜盆、铜桥形饰、铜铃、铜剑、铜带钩、铜车马器等,玉石器有水晶环、玛瑙环、玉覆面、石圭等,铁器主要为铁带钩。

后百家村北墓地发掘,是邯郸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墓地基本反映了邯郸城从战国到隋唐时期的兴衰演进。该墓地的发现为研究本地区战国秦汉时期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丧葬习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邯郸城市考古的开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5】再现“六朝古都”——

临漳邺城遗址

位于邯郸市临漳县西南,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3-6世纪,邺城历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故地、六朝古都。1983年以来,邺城考古队已在邺城遗址持续进行了38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2021年,主要进行邺南城宫城区与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两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对邺南城宫城区的发掘,主要完成了宫城区中轴线北部206号大殿西侧附属建筑的解剖,确认了大殿西侧的廊房结构。同时,基本探明了206号大殿北部209号大殿的形制和范围。对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的发掘,主要是9号建筑基址,初步确认该处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

本年度的发掘为深入了解邺南城宫城区北部中轴线上的建筑分布、宫院围合情况,以及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西部建筑结构及外围界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6】穿越千年寻觅“自在正定”——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

开元寺南遗址考古发掘,是河北省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城市考古发掘项目,2021年是开元寺南遗址考古的收官之年,考古发掘5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1处。历年考古发掘出土可复原文物7000余件,本年度出土遗物近400件,时代跨越北朝至明清。

综合历年考古收获,对开元寺轴线、朝向和南部边界变化有了更深入认识。唐五代城墙防御系统是最为重要的发现,目前已确定该城墙防御系统是正定晚唐五代时期的子城城墙,今燕赵大街在晩唐时期就已成为古城南北中轴线。城墙防御系统的发现为正定千年建城史提供了实证。宋金至明清民居街巷遗存是开元寺南遗址最为丰富的遗存,对房址等清理结果表明,开元寺南侧区域自北宋开始成为古城内重要的人口密集区和重要的工商业区。

正定古城,是河北省保存状况最好的古今叠压型城市遗址。考古取得的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丰富了正定古城的文化内涵,也为华北地区中古以来的城市考古研究供了完善个案。

【特别发现】印证“酒中日月长”——

衡水东明酒坊遗址

位于衡水市永兴东路与滏东街交口。2021发掘500平方米,出土古代酿酒作坊及遗迹32处。

根据发掘遗迹结合调查情况,此处酒坊遗址为家庭式酒坊,推测其只酿酒而不设店铺。发掘显示,蒸馏炉灶设计巧妙,结构独特,为国内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制酒炉灶结构最完整者。同时,制酒设施配套齐全,是华北地区目前经考古发掘的元代以后唯一一处烧酒作坊遗址,其独具特色的窖池是对元代烧酒制作技术圆形地缸窖池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北方清代以降蒸馏酒生产作坊的典型代表。

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瓷器遗物,窑口涵盖明清磁州和景德镇南北两大窑址集群,遗物时代上自明代永宣、下讫近代,印证了衡水城址变迁和蒸馏酒发展史,是明清陶瓷考古不可多得的资料,对明代磁州窑研究更是殊为难得。

(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弓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