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盲盒迅速在年轻人中风靡,从最初的玩偶到口红、书籍、古玩、糕点等,可谓“万物皆可盲盒”。如今就连脱单都开始出现盲盒玩法,只花一元钱就能找到有缘人,你信吗?不仅是线下,被网友称为稳赚不赔的“脱单盲盒”,在线上也逐渐流行。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脱单盲盒”、“月老办事处”,会出现多个类似小程序,有些设置免费存取,有些会要求在投递时填写年龄、微信号、城市、星座等条件。(11月21日中国新闻网)
今年夏天开始,“脱单盲盒”“月老办事处”在全国多地陆续出现。“一元钱从盒子里拿走一个微信号,一元钱在盒子里放入自己的微信号”,对于这种全新的脱单交友方式,靠着“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抽到谁”的期待感,很多年轻人表示“很新奇”。如今,“脱单盲盒”上线,无疑给大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社交机会,但是带来的不可控风险也更大。
首先,这种交友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盲目性和欺骗性。商家是否会对提供的“对象”质量进行把控?一位提供“脱单盲盒”服务的商家坦言,这些都是随机匹配的,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并不能保证加到的质量。不少消费者称,“都是假微信”“一块钱买个有风险的机器人”“加的都是店员,都有对象”。可见,“脱单盲盒”服务的可信度并不高,有的纯粹是为了推广赚钱,也有人是或许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去交友,骗财、骗色皆有可能。
其次,这种交友方式有隐私泄露和财产安全的风险。购买“脱单盲盒”服务,上传个人信息是自愿行为,这没有问题,但这些信息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却不得而知。正如律师表示,如果平台获取大量公民的个人信息后,用于推送广告、销售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就是违法,甚至构成犯罪。对消费者来说,当个人信息被人利用,则很容易掉入到“杀猪盘”、电信诈骗陷阱中。可见,“脱单盲盒”有风险,不一定会收到惊喜,有可能还是惊吓。
“脱单盲盒”上线,监管不能“掉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商品和服务上线,相应的制度规则和有效监管也要及时跟进。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了进一步规范。对线上“脱单盲盒”服务,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完善监管规则,推动社交平台、网络平台协同把关,不能让其游离于监管之外。商家不能盲目抢占“脱单盲盒”的风口,要爱惜羽毛、诚信经营,尤其要保证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安全。
爱情和婚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信息准确与隐私安全是保护这份美好的必要条件。“月老”无论怎样改头换面,都不能突破这个底线。这也提醒我们年轻人,对线上线下“脱单盲盒”服务,都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切勿盲目跟风,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 东方网
作者:默城
责任编辑:孙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