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研·再访C形带③丨非遗红灯笼 照亮小康路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通讯员 秦悦 于波

初冬的河北省承德丰宁坝上地区,天高地阔,大地金黄。

11月1日下午,75岁的张鸣凤忙完家里的活,急匆匆赶到张桂贞家:“家里再忙,做铁艺灯笼的活儿,咱也不能耽搁呀!”

张鸣凤和张桂贞都是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乡二道营村的村民,张桂贞还是省级非遗项目丰宁铁艺灯笼第四代传承人。二道营村的铁艺灯笼技艺是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属于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靠着这项手艺,张桂贞改变了过去的穷困生活,率先走上了致富之路。


张桂贞(右)和张鸣凤一起编铁艺灯笼骨架。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摄

2019年,致富后的张桂贞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自家院里建起了“二道营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向农村留守妇女和弱劳动能力群体传授手工技艺,既传承非遗技艺,又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增收奔小康。

很快,周边四五个村的近百人加入了工坊。其中,二道营村及周边村40多名老年人、残疾人,通过制作铁艺灯笼,实现了自主脱贫、稳定增收。张鸣凤就是张桂贞的早期学员之一。

如今的张鸣凤,不仅是张桂贞所有学员中技术最娴熟的人之一,还通过制作非遗灯笼,实现了脱贫致富。“别看我岁数大,可是爱琢磨。现在,我天天在家里边看电视边编这种小灯笼,啥也不耽误,还能挣钱,可幸福呢!”张鸣凤高兴地说。

张鸣凤和老伴以前就靠着几亩薄田为生,2亩玉米和1亩黄豆收入有限,可老两口都有慢性病,药费的花费可不轻,生活一度十分困难,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学会制作铁艺灯笼后,张鸣凤一家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如今,农忙时,她就在地里干活;农闲时,她就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扎铁艺灯笼。“2020年一年基本就没闲着,糊一个灯笼挣3块钱,编一个灯笼10块钱,一年挣了大几千块钱。”张鸣凤说,她非常感激张桂贞,让像她这样的庄户人又学到一门手艺,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张桂贞和学员展示自己制作的仿古铁艺灯笼。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摄

张桂贞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同时,不断创新制作工艺,将绘画、剪纸、编织、刺绣等元素融入到铁艺灯笼的制作中,将铁编技艺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编的铁艺灯笼,有六角灯、套灯、斗型灯、剪纸贴花灯等,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图案丰富、结实耐用、不易褪色,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与二道营村相隔30公里的黄旗镇城根营村,同样有一群姐妹们,在村里的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里,聚精会神地进行满族剪纸创作。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村民的剪纸技艺得到了很大提升。


丰宁城根营村村民在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里进行剪纸创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摄

36岁的城根营村村民张立苹,家里有6口人,她们一家也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她跟着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安排的老师学习剪纸,已学了3期。“我们这些留守妇女学会剪纸后,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顾家,还能挣钱,两不耽误!”最让张立苹高兴的是,“孩子放学后,也能来工坊里学学剪纸,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长点非遗文化知识。”


丰宁城根营村村民在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里展示满族剪纸作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新光 张嘉琪 摄

城根营村村民钱亚秋以前只能比照着老师的剪纸样子剪,经过4期培训后,现在可以独立创作自己的作品了。“非遗文化传承培训,不仅让农村妇女学到了手艺,而且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钱亚秋说。

这些朴实的村民,无论年龄大小,都将自己对生活一点一滴的热爱,尽情挥洒到非遗作品的创作中。非遗,让这些偏僻的小山村,增加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感受着市场经济的脉动,大踏步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近年来,丰宁积极探索“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模式,依托铁艺灯笼、满族剪纸、布糊画、木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在5个乡镇成立了8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聘请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能培训,在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同时,帮助村民学习传统技艺、增收致富。如今,这些工坊已经成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加油站”、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训“非遗”学员6万余人次,数百人参与到“非遗”项目之中,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责任编辑:张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