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饶阳县有一件“新鲜事”:67名“农把式”喜获职称等级证书,成为衡水市首批“有职称”的农业技术员。从新闻报道中看,这件事有“三新”——
一是对象“新”。教师可以评职称,会计可以评职称,我们编辑记者也可以评职称,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对不少人来说,农民评职称却是头回听说。
二是标准“新”。不唯学历资历、不唯论文奖项,“农把式”评上职称的关键,是“过硬的农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经验”。
三是待遇“新”。评上职称的“农把式”,不但可以优先参加各类评优评先,而且在信息技术获取、产品推介、学习交流、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获得更优厚的待遇。
我查了一下资料,饶阳这件事其实并不算新鲜。
2011年,平泉就开始了给农民评职称工作,当年就有607名农民获得技术职称;近年来,威县、藁城等很多县市也开展了相关的试点工作。在全省层面,2014年,我省就启动了高素质农民培养试点工作,截至去年,已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民25万多人,指导农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民职称评定1万多人。
尽管有先例,这次饶阳“农把式”评职称,还是让人觉得“新鲜”。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广大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农村人才的评价与上升机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既要有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要有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既需要有号召力的带头人,也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只有让各类乡土人才留的安心、增强信心,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我想,当农民评职称这样的“新鲜事”越来越多,并且逐渐变得“不新鲜”,我们农村的面貌就一定能越变越“新鲜”。(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