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3点半难题”,“邯郸模式”为啥能出圈?| 长城评论

长城新媒体评论员  郭慧岩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6月3日下午4点,邯郸市荀子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室内萦绕着美妙的歌声。这是该校课后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邯郸1726所非寄宿制小学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愈加丰富的课程内容,让“3点半”以后的时间更多彩。

值得称道的是当地政府的“魄力”。邯郸市今年安排专项资金8000余万元,由市、区两级财政全额负担,其他各县(市、区)也分别对这项工作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不少人将其称为“政府带娃”。


邯郸市荀子实验小学的教师在课后服务中正在指导学生学习绘画。长城网记者 刘澜澜 摄

“政府带娃”,不仅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也体现了政府的担当。解决老百姓的难事,就需要政府有这种“出钱出力”的“大方”与远见。

这些年,河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解决“3点半难题”这项民生工作。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多次强调要聚焦解决小学“3点半难题”,全面推行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实现有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从目前来看,包括邯郸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课后服务工作主要在学校开展,虽说学校具有公益属性,但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无疑会增加学校各方面的支出,对教职工工作、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这些问题单纯靠学校,甚至某一个部门,极有可能无法很好解决,这就需要更高一级的部门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做好协调、沟通工作,这是职责使然,也符合“为民办实事”的题中之义。

邯郸的一些做法或许具有借鉴意义。当地除了安排专项资金,还在具体落实上传递了温度。比如“老教师、身体不好的老师和哺乳期的老师,不安排(课后服务)”“邀请社会志愿人员参与,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每位老师一周只需承担一次课后服务工作”,这些做法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兼顾了教职工的权益,同时加强了与社会的沟通,可谓一举多得。

学校及教育部门有了资金、政策等支持,不用再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有了制度做保障,教职工等各方利益才能更得到更好维护。

这就要求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谁的工作谁负责,谁的职责谁履职,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好政策、好制度才能释放最大能量、产生最大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向来是敏感地带,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管,确保各级做到“专款专用”,并制度化、常态化,“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与家长。

说到底,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好群众烦心事,从来都不是靠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认认真真去干,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都要“用心用力用情”,如此,才能获得群众的好口碑,进一步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


责任编辑: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