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⑥|这个年,将年味儿搬上“云端”【长城评论】

长城网评论员 芦静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浙江省嘉兴市务工的隆尧县双碑乡木花村村民魏国强决定,今年不回家乡了,就在务工地过年。

“等疫情过去,你哪天回家,哪天就是年。”魏国强的爱人谷彦霞是双碑乡木花小学的教师。她每天在微信里给魏国强介绍隆尧的疫情防控情况以及县里的政策,劝他别急着返乡。夫妻二人还约定,春节那天,全家的视频要开一整天。

一对夫妻通过视频和女儿云团圆。新华网 葛琦 摄

从前,乡愁是一张返程车票,现在,乡愁是一场“视频连线”。就地过年,让传统意义上的团圆有了新的诠释方式,“云拜年”“云团圆”或主动或被动地被越来越多的“原年人”选择。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0%的受访者今年春节会“云拜年”,视频连线、语音连线是主要的“云拜年”形式;86.0%的受访者表示“云拜年”会让这个春节过得更特别;88.9%的受访者今年拜年的主要形式是“云拜年”。

“云”是便捷的,“云”是安全的,一朵“云”既可以让一家人隔屏相望、互道祝福,还可以在线“约”饭、足不出户享受“文化大餐”。

过年,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是必不可缺的仪式感。梳理发现,不少超市、餐厅与外卖平台已准备好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种类的“开运年菜”,消费者一键下单便会送货上门,甚至有专业大厨上门服务。此外,北京京八件糕点、湖北松花皮蛋、宁夏滩羊肉卷、四川腊肠腊肉、广东潮汕牛肉丸等“乡味”年货,也可以通过“云”购,“递”进千家万户。

2月4日,市民在北京前门大街“金牛送福”景观小品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过年,“文化大餐”同样不能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将特别推出“故宫知识课堂”线上开讲、“宫猫记·过大年”介绍宫廷过年习俗、“故宫红”展示系列文化专题等众多线上新春文化活动;在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将增加直播环节,优化AR互动体验,民众赏灯可以“云上见”;在河北,廊坊市首届线上非遗年货消费季、昌黎地秧歌表演、武强年画直播等视频、活动呼之欲出……

“上云端”,让就地过年有了更多选择,也隔空架起了“连心桥”,为这个特殊的春节增添了不一样的“年味儿”。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将指导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配送不断档,满足无接触、少接触的消费需求;举办全国网上年货节,联动线上线下开展促销活动;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这些举措将为“网上冲浪”提供更加实实在在的保障,让“就地过年”充满温馨和烟火气。

事实上,不仅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刚需,不知不觉渗透到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近10亿。如此规模的网民让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潜力加速释放,也将推进社会管理向更加智慧、高效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时代在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没有变。共创美好幸福新生活,从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开始。



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