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记者 冯立华 邢丁 金宗明 杜宇昕
金岭矿山修复后的生态景观。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秋季的金岭,天光辽阔,花海无边,这片曾经的万亩废弃矿山上如今正演绎着绿色奇迹。近年来,河北唐山迁安市把矿山生态治理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吹响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集结号,勾勒出百里矿山生态修复宏伟蓝图,近3万亩废弃矿山再现绿水青山,变“疮疤”为名片。
迁安黄台湖五星岛。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金岭矿山生态修复只是迁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的一个缩影。迁安市始终着眼于实、立足于干,全市域规划、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提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以工补农、以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四态”同建、“三生”共融,农村向美,农民增收,农业图强,一幅壮美画卷在北方水城1208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徐徐铺展。打造1个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15个省级美丽乡村。2015年、2016年,连续获评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2017年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市,2019年蝉联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单位。
迁安北部长城山野绿道片区大庄村。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20年,迁安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的总要求,补短板、强基础、壮实力,计划投资5亿元,点、片、线、面相结合,推进“2+5+4”任务目标体系,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脱贫攻坚两个收官战,高标准完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市、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省级“两高”沿线村庄环境整治项目、省级乡村振兴精品路线五项重点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数字化”、基础设施“标准化”、产业升级“模式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四化”目标,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功跻身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努力打造全国有位置、全省一流的乡村振兴“迁安样板”。北方水城尽显盛世风韵,美丽迁安擘画乡村振兴!
继续阅读,了解更多↓↓↓
谱写迁安“两个率先”奋进新篇章
迁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迁安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抢抓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期,顺应阶段性规律,接续奋斗,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因钢而强、靠转而美。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排名中迁安位列榜单第40名,为121.27,标志着迁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年迁安人均GDP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9万美元,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标志着迁安进入初等发达经济地区行列、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在唐山“三个努力建成”和“两个率先”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水城迁安之夜。何府忠 摄
一、迁安基本情况与优势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脚下、滦水之滨,1996年撤县设市,辖17个镇乡,4个城区办事处,534个行政村,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77.8万,建成区面积44.4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5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9.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7%,位列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第12位。
第一、历史悠久,文脉悠长。早在4.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期遗址7处,有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遗址18处,有夏商周时期遗址42处。其中,爪村遗址出土的骨锥、骨针,被誉为“华夏第一锥”。长城穿越境内45公里,1.5公里大理石长城被誉为万里长城中的绝景。经黄帝族徽天鼋等出土文物和文献考证,迁安是轩辕故里、黄帝古都,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迁安轩辕黄帝文化研究院正式落户。
第二、资源富饶、物华天宝。境内已探明矿藏有铁、石灰石等20多种,其中铁矿石储量27亿吨。河北第一大河滦河等17条河流贯穿境内,水资源总量3.6亿立方米。驰名中外的“京东板栗”产于此地,书画纸享有“北迁南宣”的美誉,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长城、溶洞、温泉等旅游资源20余处,黄柏峪古老岩石距今38.5亿年,被誉为“地球岩石鼻祖”,山叶口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全息太古时代地质地貌档案馆”,古菱齿象化石是亚洲体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两具古象化石之一。
第三、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西距北京195公里、天津160公里。境内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铁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倍,可直达秦皇岛、曹妃甸、京唐港、天津四大海港。津秦高铁在迁安设有客运站,形成了辐射晋、冀、辽、蒙的“3小时经济圈”和通达京津大中城市的“1小时通勤圈”,处在京津冀都市圈核心位置。
第四、改制到位、民资雄厚。1997年迁安在全省率先开启企业彻底改制,全市105家市属企业和564家乡村集体企业全部民营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此后以“双创”示范建设为中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涉足新领域勇攀新高峰。到2019年底,全市共有民营经济户数79057家,同比增长23.53%,其中民营企业11036家,同比增加16.9%;新增中小微企业2449家,同比增长24.5%,超年度目标482家。民营市场经济主体实现营业收入3419.95亿元,同比增长19.84%;民营市场主体上交税金113.7亿元,实现利润288.6亿元,4家企业入选省民企百强系列榜单,蝉联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
第五、便利营商、项目强劲。迁安优化软硬环境建设,在全省率先运行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超市,推行“四个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园区18个审批事项统一下放,区域化评估“打包审批”开通了项目建设快车道;落实项目分包责任制,靠项目促转型谋发展,坚持把项目攻坚作为打赢经济社会发展“绝地反击战”的第一仗。截至今年5月,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26个,计划总投资916.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07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复工,完成投资98.6亿元。全市357家“四上”企业、2778家商贸企业及17494户个体工商户已全部复工复产。同时牢牢把握“疫情后”产业发展新趋势,坚持内激外引,通过云招商等形式,成功签约29个项目,6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迁安北部长城山野绿道片区大庄村。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二、迁安重大成就与特点
第一、产业发达、经济强市。现有首钢、浙江物产、芬兰斯道拉恩索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浙江中唐、正大管业等4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正加快培育“4+5+1”现代产业体系,是北方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单体线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彩印包装基地,2019全国工业百强第26位、科技创新百强第25位,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9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17位、投资潜力百强县第5位;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7.8亿元,“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11.9万元,年均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亿元,年均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674元,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18元,年均增长8.3%。
第二、产城融合、平台优越。坚持“依城建园、以园兴城”,按照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集约式发展的思路,投资170多亿元建成4家省级园区,其中3个与中心城区有机衔接,1个位于沙河驿城镇组团。园区既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又为城镇人口集聚创造条件。目前,园区集聚了全市90%的规上企业,创造了80%的经济总量,提供了50%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城镇人口聚集度,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繁荣。同时围绕做强园区、激发活力,组建了国有控股集团,下辖园区开发、土地开发多家子公司,设立了产业引导、京冀股权投资多支基金,实行项目容缺审批、以租代建,为项目建设搭建了优越承载平台。
第三、山水融城,宜居宜业。三面环山、植被丰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城区规划滦河、三里河穿城而过,龙山、佛山、黄台山三山拱卫,建有大小城市公园65个,绿地率40.7%、绿化覆盖率42.04%。黄台湖景区是“国家级重点水利风景区”,三里河生态走廊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世界景观奖”。滦河综合治理工程形成了14平方公里大湖美景,获评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世界健康城市,是国家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创建单位,晋级绿色发展百强县第43位、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第17位。
第四、海绵城市、全国示范。迁安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海绵城市县级建设试点和河北省唯一一个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自2015年起,迁安市运用“海绵+”理念,启动“五个一”创新模式(一个规划管全局、一个大包清责任、一个基金做支撑、一个服务满三年、一套制度作保障),在21.5平方公里示范区内,以“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为指导,投资近25亿元,实施城市低影响开发、内涝防治、水质改善、供水保障与能力建设五大类共189项工程,完成69个小区海绵化改造、新增绿地30万平方米、改造雨污水管网50公里,高标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目标。目前,城区86%的区域实现了海绵化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达到20年一遇暴雨不成灾的水平,彻底告别“雨季看海”。
第五、质量强市、品质迁安。自2017年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资格以来,迁安市积极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在产业发展质量、生态质量、社会事业质量、城乡建设管理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政府服务质量等六大领域实施转型提升,在全省率先设立县级政府质量奖,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实施标准化、品牌化战略。目前迁安共有15项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参与制修订了《连续铸钢方坯和巨型坯》等20余项国家标准、《行政(审批)服务综合考评规范》等40余项地方标准、《旅游景区特色采摘服务规范》等130余项企业标准及《迁安桑皮纸》等3项地理标志商标和保护产品。拥有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1个,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1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1个,唐山市政府质量奖组织奖2项,连续5年在唐山市质量考核中名列前茅,迁安市因“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受国办通报表扬。
迁安大龙庙民宿。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三、迁安典型做法与成效
第一、壮大转型转行产业,让产业新城“强”起来。
近年来,迁安市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坚持依托钢、延伸钢、不惟钢的思路,转型与转行接续,传统产业技改提升、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是坚决去,打赢化解钢铁产能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制定了《钢铁企业压减装备综合评价办法》,设置了环境保护、工资社保、链条延伸等8项指标,由环保、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对纳入压减范围的装备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评价分数高低确定压减顺序,去谁不去谁、先去谁后去谁,《办法》说了算,一把尺子量到底,累计化解钢铁产能各1000万吨,淘汰和取缔高污染企业2000余家,提前3年完成“十三五”目标。二是主动调,推进钢铁产业量减值增。实施燕阳800万吨冷轧基地、首钢100万吨硅钢、首钢新能源汽车材料等一大批链条延伸项目等项目。同时,大力发展钢铁初深加工产业,实施了正大350万吨焊管、凯诺特航空装备等重点项目,装备制造业成为全市发展最快的产业,铁钢材实现全部配套,精品钢材产量达到1220万吨,耗钢能力提高到752万吨,精品钢材比重提高到35%,实现了钢铁产品就地转化升值。三是加快转,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等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先后实施了首钢120万吨冷轧硅钢、天道仓储物流、迁鹤3D玻璃盖板、中唐·天元谷文化旅游综合体、金岭矿山公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新兴产业年均增速16.8%,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了“4+5+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了精深、新兴、清新、高端发展。四是大胆接,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接京津创新源头,深化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大学院所合作,实现更多“京津孵化、迁安转化”。推进研创基地建设,力促年产50万吨环保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研发及生产项目尽快落户。抓好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研究院、中科康源生物健康产业研究院建设,共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杆和样板,打造协同创新的“迁安模式”。目前,全市已有院士工作站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7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迁安市坚决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第二、创新规划建设管理,让品质名城“靓”起来。
一是顶层设计,高起点抓好城市规划。迁安把全市120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确立了1个中心城区、3个城镇组团、38个新型农村社区、48个特色保留村的“1—3—38—48”四级城镇体系,分类施策。中心城区着力扩大规模、提升形象、完备功能,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城镇化“龙头”;城镇组团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速产业、人口集聚,引领城镇化趋势;新型农村社区遵循“合、搬、建、改”四种模式,分批有序推进村庄撤并,实现就地城镇化;48个特色保留村庄突出乡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最大限度保留田园风光,让城镇化记得住乡愁。为确保四级城镇体系统筹推进,迁安扣好规划“第一粒扣子”,高标准编制了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乡村规划等各类规划80余项,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强化机制保障,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把全域划分为产业聚集、生活服务、生态涵养三大主体功能区,不同功能分区实行不同的要素配置和考核评价机制,咬定规划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精雕细刻,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坚持“沿河布局、跨河发展”,确立了“一河两区两城”城市空间格局,拉开城市框架,老城新城一起建、面子里子一起抓、加法减法一起做。新城区不断做加法,进行内涵填充。奥体中心、天洋城城市综合体、红星美凯龙等翩然栖落,成为城市会客厅,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迁安技师学院、衡水桃城中学迁安分校睿德学校先后建成,今年又投资1.9亿元的青少年宫及科技馆、投资8000万元的公交综合枢纽站、投资1亿元的健康管理中心、投资1亿元的新党校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城区功能日益完善。老城区做加减法,进行功能疏解转换提升。机关单位基本上从老城区疏解到南部办公新区,原有旧址转换为学校和公益用房,同步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6个,惠及群众2.2万人,启动兴安大街地下人防工程及周边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城市北延工程和城中村改造,远期可拓展城市空间20平方公里,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品位品质显著提高。三是精益求精,高水平抓好城市管理。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六城”同创,推进城市品牌化科学化管理。理顺管理机构,改革执法体制、落实文明城常态化管理,围绕居民最关心的身边事,制定近千条精细化管理标准,推进社区网格化、数字化、长效化管理。以河北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申报为契机,加强新基建,积极与中国电子集团、华为公司等国家顶尖电子信息企业进行深度对接,拓展5G应用场景;将雪亮工程、森林防火平台、环保在线监控系统、智慧城管和海绵中心管理平台等各行业领域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成果与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建设大数据管理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引进城市E管家,打造聪明的城市大脑,提升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水城打造上当标杆。
侯台子村污水沟变身美丽公园。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第三、倾力再造绿水青山,让生态绿城“美”起来。
牢固树立“两山”理论,严格落实“清、准、高、快、狠”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植绿造林、理水润城、净土治山、清气提标,生态建设上当标兵。一是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攻坚。86个街头绿地公园星罗棋布,投资2亿元的龙行、云型绿化带点缀现代标志区,滨湖植被缓冲带纵贯城区滦河左岸,截止2019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2.9%、41.55%;按照“高大密厚彩”标准,以“四环、三沿、两山”为重点,每年投入近亿元,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工程,完成营造林4万亩以上。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7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实现了人均一亩林,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二是全域治水清水润城。聚焦治水兴水、释放生态红利,完成投资近130亿元的滦河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形成4平方公里的黄台湖景区;投资6.5亿元完成三里河修复改造,成为一条“会呼吸的河道”;投入7.3亿元实施西沙河综合治理、滦河—西沙河连通工程,惠及39个村、6万余名群众,顺势谋远引青入滦工程即将启动,实现河湖水系全域贯通、清水润城。三是推进矿山治理培育生态产业。直面矿山历史欠账,完成矿山治理4300多亩,积极探索“矿山修复+”模式,鑫达固废利用、利合农业耕养投入运营,金岭矿山公园、棒磨山现代农庄等项目加速推进,昔日生态包袱正蝶变为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孕育产业的“金山银山”。四是开启空气质量“40时代”。开展八大专项行动,推进“散乱污”企业深度整治,确保全市环境安全。迁安累计投入100多亿元,率先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鑫达集团、九江线材、燕山钢铁3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首钢迁钢更是成功创建全国首家钢铁环保A类企业。聚焦优化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完成“双代”改造4万户,铁路专用线建设覆盖全部钢企,全市PM2.5平均浓度达到4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约56%,实现了有环保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2019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1天,优良天数占比超66%。以湖为心、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以林为网,经济低碳化、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绿道休闲化、农田林网化、村庄花园化,遵循着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共乐、共雅、共享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突出生态之韵,体现现代之美,生态绿城魅力无限。
第四、补齐“三农”短板,让乡村振兴“实”起来。
2019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依托投资3亿元的桑德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农村卫生保洁、垃圾转运整体打包、委托运营,彻底解决农村垃圾围村现象。投资4585万元实施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设施901套,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全面实施村庄清洁工程,组织开展了“五清”行动专项拉练,彻底根除农村环境死角死面。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年内完成1.6万座扫尾任务,率先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投资1.5亿元的中广核生物燃气项目正式签约,竣工后年可处理玉米秸秆4万吨、畜禽粪便10万吨,将有效解决农村污染物排放问题。今年迁安市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的总要求,补短板、强基础、壮实力,计划投资5亿元,点、片、线、面相结合,推进“2+5+4”任务目标体系,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脱贫攻坚两个收官战,高标准完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市、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省级“两高”沿线村庄环境整治项目、省级乡村振兴精品路线五项重点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数字化”、基础设施“标准化”、产业升级“模式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四化”目标,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功跻身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努力打造全国有位置、全省一流的乡村振兴“迁安样板”。
第五、聚力提升公共服务,让幸福之城“高”起来。
坚持以为民实事工程为载体,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坚持“幼小中高民职”六位一体,加快推进42个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持续解决“大班额”“入园难”等问题,壮大民办教育,组建初高中教育集团,精心办好优质教育。加快基层区域医疗中心与市级医疗机构医共体建设,8大基层医疗服务中心辐射全域,全市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群众3540万元,“三医联动”改革扎实推进,获评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中医药强县,全力推进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医疗康养产业、加强健康促进县和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投资460万元,率先在唐山市建成了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和疾控中心三个核酸检测实验室,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医疗保障。精准实施扶贫扶助措施,115户30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前一年实现脱贫,3万农村困难人口免费享受防贫保险。高质量完成全省唯一的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900万元,民生保障兜底网络越织越密。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位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和全国健康城市创建试点,晋级2018全国幸福百强县第55位,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28位。2019年又先后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双创双服”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在唐山市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实现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老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整洁的村容村貌。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四、迁安基本经验与启示
第一、树牢政治意识实现创新发展。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敏锐地认识机遇,牢牢把握机遇,努力用好机遇,并实现思路创新。2012年十八大后迁安确立“12336”发展新思路,走上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魅力水城 绿色迁安”踏上生态文明建设新征途;党的十九大提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迁安提出“4169”转型中国范例“三步走”发展新部署,2019年又科学确立“51567”“北方水城 美丽迁安”新方略,开启全面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新时代。紧跟总书记,紧跟党中央,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推动了思想激荡、智慧涌流、源源不断。
第二、把握阶段规律实现阶梯发展。事物发展规律不仅有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更有阶梯式发展。迁安领导人谋大势,观全局,以开放格局、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每逢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都能做出顺应大势、符合规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迁安在工业化起飞阶段(1984年—2001年)确立了矿业主导型城市,“三大工厂”建设使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全部激活,工业化、城镇化、民营化“三化”改革全省领先,“科教推动、外向带动、城建启动”“三动战略”动力强劲,为加速期做了全面准备。工业化加速阶段(2001年—2007年)形成了双轮驱动型城市,“依托首钢、服务首钢、发展迁安”为迁安加速发展插上了两翼,“钢铁迁安 中等城市”两大主体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工业化、城镇化的总体框架。工业化转型阶段(2007年—2018年)衍生出经济全面转型城市,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到8000美元时,迁安市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进入成熟期及时确立“四五”转型攻坚计划,“依托钢、延伸钢、不惟钢”、“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发展迁安”开启主动式转、自主式转、同步式转、增强式转的先例。工业化再生期(2018年—2050年)又蜕变成生态文明型城市,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中国范例、建设“北方水城 美丽迁安”开启了迁安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因此顺应阶段性规律和特征顺势实现阶梯发展,就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亚滦湾桃源花海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近年来,迁安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亮点纷呈,特色采摘园星罗棋布,生态环境改善。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第三、推进三产优化实现多元发展。迁安2016年至2019年三产占比依次为4.8:59.2:36.0;3.6:57.6:38.8;3.3:57.9:38.8;3.4:63.3:33.4,四个年度工业占比一直高于50%,矢志不渝做大做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实体经济,彰显工业强则城市恒强的特有发展规律,成为一个成熟稳健的经济体,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不断打造韧性经济体,确保百强县位次不断攀升。依托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推进产业迭代升级。2010年提出“三足鼎立、两翼齐飞”产业转型新格局,到2013年提出构建“3+5+6”现代产业体系,到2018年六届四次全会提出五大板块,再到2019年构建“4+5+1”现代产业体系,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梯次演进,多元驱动促成了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生生不息。
第四、打造五大板块实现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迁安市打造园区经济板块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城市经济板块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绿道经济板块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互联网+”经济板块推进新型信息化,打造特色小镇经济板块推进城乡一体化。五大经济板块承载了迁安市转型升级的新希望,园区板块主要体现了工业经济的转型、城市板块主要体现了城市服务业的转型、绿道板块体现了农业的转型,“互联网+”板块体现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特色小镇体现了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化的新趋势。五大经济板块深度融合,川起西部工业区、中部生活服务区和东部、北部农业生态区三大功能区,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同频共振,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五化”融合发展释放出1+1>2的综合倍增效应,加快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第五、落实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一个地方的发展就是引资本引产业引人的发展。迁安通过链条延伸向多元并进、推动转型转行引来工人,通过有限资源向无限资源、布局全域旅游引来游人,通过有形纸质向一网通办、便利营商环境引来商人,通过城乡统筹向城区引领、做强中心城区引来农人,通过有学可上向好校可选、打造教育强市引来学人、通过有病可治向治病更好、培育名医名院引来病人,通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做活山水绿文引来文人,通过老有所养向颐养天年、发展休闲养生引来老人,通过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扮靓城市名片引来客人,通过京津研发向迁安智造、设置产业基金引来智人。全面发展既依靠人又为了人的发展,实现了动力和目标的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相生相合。
迁安着力建设的“四好”农村路。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五、迁安发展建议与思考
第一、坚持安全发展构建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是与人的身心健康相关的一切产业活动的总称,是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由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三大板块组成,具有产业内容丰富、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低碳环保等特点,主要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产业形态。要围绕“医、药、械、养、健、游、食”七位一体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布局基因+精准医疗、新药研发、中医中药现代化建设、食品安全防控技术、新型移动医疗、介入治疗和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打造“一城三地”战略格局:建设冀东北健康享寿城、长寿有机食品供应链基地、京津唐休闲旅游目的地、京东大健康产业聚集地。
第二、坚持扩大内需形成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抢抓疫情后经济发展契机,引资本补链强链壮链,以迁安西部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在半小时到1小时车程半径内(5公里-20公里半径)形成整个上中下游 70% 以上的零部件、半成品的集群化生产基地,修建闭合铁路网络构建绿色供应链,把上庄循环产业园、宏奥工贸、太平庄循环产业园三个地块4.45平方公里纳入经济开发区托管,推动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化工四大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数字化转型,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缩短物流时间,提高物流调度效率,最大程度地避免各种自然灾害、疫情灾难的冲击,强化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构建生产大循环格局。着眼提高从事公共服务行业低收入群体(社区工作者、辅警、环卫工人等)的工资水平,提标农民养老保险基础金,提升这些群体的消费能力。同时围绕“吃、穿、用、游、养、娱”消费层次,大力生产终端消费产品及服务,提高消费品品质和服务层级,扩大自产自销范围,打造生产强市、消费强市、创新强市和外贸强市。
百姓乐享生活。迁安市委宣传部 供图
第三、强抓“两新一重”契机壮大第三产业发展。按照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迁安2019年人均GDP折合为1.9万美元,处在发达经济体高级发展阶段,核心圈层以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为主,中外圈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次产业结构中由于产业升级转型迫切需要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对服务业的发展有广阔的需求空间。迁安市2016年至2019年四个年度三产占比平均为36.75,远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和发达省水平,2019年不升反降仅为33.4,可见平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提升潜力还很大。因此要强抓“两新一重”政策契机,加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加快项目谋划包装申报,争取更多国债资金支持,加大投入打造教育、医疗康养高地,提升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水平。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咨询服务、研发设计等,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幅。
第四、构建三级城镇规划体系做强中心城区。中国未来城市化及经济发展是以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城市群的模式为核心,大中城市人口将持续增长,小城市人口在不断缩减。官方统计,2017年至2019年,三个年度迁安总人口一直维持在77.8万,仅比1996年撤县设市净增10万人,建成区面积44.4平方公里,依据1平方公里1万人、正负20%均在合理范围的标准,理想城区人口应为40万人,现城区人口约35万人,2019年迁安市常驻人口城镇化率59.0%,低于全国60.6%,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因此在旧标准出台的“1-3-38-48”四级城镇发展体系,要顺应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特征,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提高中心城区比重,消减农村社区,调整为1个中心城区、若干特色小镇、若干特色保留村三级体系,同时推动撤乡设镇进程,加快聚集中心城区人口,做大城市经济。
第五、做好传承提炼培塑16字迁安精神。迁安作为黄帝故都、龙的传人,基因中传承着“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崇德弘道、协和天下”的黄帝精神内核,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团结、求实、拼争、奉献”的迁安精神。2007年后在科学发展示范市创建过程中,形成了“厚德、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时期迁安人文精神。2019年又形成了“转型典范、品质迁安”的迁安城市质量精神。因此新时代迁安精神可概况为厚德为民、自强奋斗、开放创新、绿色发展,其中厚德为民是规律遵循和核心使命、自强奋斗是基因情结和支点支撑、开放创新是必备条件和第一动力、绿色发展是底色根基和路径目标。新时代16字迁安精神诠释了迁安人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践行着开放创新的动力支撑,恪守着绿色发展的路径抉择,“四位一体”系统而完备,统一于迁安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体现了继承性、连续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必将成为推动迁安全面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强大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源泉。
迁安,从成绩中转身,拥抱了机遇;从历史中转身,拥抱了转型;从安逸中转身,拥抱了趋势。拥抱新生、拥抱希望、拥抱时代、拥抱未来!
责任编辑:金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