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记者 马宁 冯立华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首歌,她一唱就是30多年,从部队转业到银行工作,到震后新生,再到重登舞台,如今她已67岁。唐山大地震截瘫伤员姚翠芹眼神温暖:“这旋律、这歌词,真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
歌声,暖心。
从那个起点出发,激荡起的是姚翠芹与时代的命运交响。
1976年7月28日,花季的姚翠芹在一瞬间花零枝枯。唐山大地震,让她的脊髓神经中断了。
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22岁后的姚翠芹没想过生命的桅杆会支撑多久。“日夜受着肉体和精神煎熬,只想睡过去,不再醒来。”她说,黑色的日子中,凄苦的泪水中,不得不面对终生残疾的现实。
姚翠芹正在写作。她已先后出版了五本书,创作了100多万字的文章。 长城新媒体记者 马宁 摄
改变,是从震后目睹一位癌症患者离去前顽强生活开始的,“我年轻的时候像一块玉,大地震把她击碎了,我要拼凑她,使之完美。”从此,车轮代替了双腿,姚翠芹开始了艰难的轮椅生活,终日与书为伴,先后出版了《焦竹听雨》《寒梅映雪》《幽兰凝露》《雏菊傲霜》《雨润兰馨》五本书。
将悲伤深埋心底,姚翠芹渐渐地恢复着生命的元气,开启闭锁多年的歌喉,那深情的歌声穿越时空,无时无刻不提振着精气神儿。
44年了,作为唐山大地震造成的3817名截瘫病人之一,轮椅上的姚翠芹目光笃定,满含感恩与希望。
“截瘫疗养院的出现,像是一道光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一个家。”姚翠芹指着轮椅上的车轮说,“每动一下,都要承受着车身和自己200多斤的重量。”
姚翠芹与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赏花。 长城新媒体记者 马宁 摄
“姚姐,看月季花了!”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四病区医办室主任王秀丽一声亲切的招呼,将姚翠芹的视线拉回到了满园盛开的鲜花上。
“哪个颜色好看?”
“玫红色的。”
“来,拍照……”
初夏,日暖。姚翠芹戴着橘色丝巾,笑着笑着,便打开手机放着音乐,哼唱起了最喜爱的歌曲。
“2016年7月28日,总书记视察唐山,特意到截瘫疗养院看望了我们,还听了我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姚翠芹笑着说。
姚翠芹用手机参与“全民K歌”。 长城新媒体记者 马宁 摄
为生命高歌,姚翠芹还加入了网上的“全民K歌”,已经唱了400多首。“我的等级是‘进阶实力唱将’”言谈间,笑得像个孩子,“线上和全国各地的K友们互动,开心。这不,好多人都说我气色又好了。”姚翠芹说。
任时光流转,爱是永恒。姚翠芹不会忘记,在截瘫疗养院活动室,习近平总书记望着围拢在身边的截瘫伤员充满感情地说:“中国现在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殷殷叮嘱,牢记在心。“我们尽全力为截瘫伤员提供更好的环境,预计今年九月份,一所集截瘫疗养康复、老年病治疗、精神病康复、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说。
在涅槃重生的土地上,对截瘫伤员的爱将持续发光发热,温暖人心。
责任编辑:郭晶璇